2020年2月21日下午,太原灵悦心理咨询在“并团直播”亲子教育心理辅导讲座《疫情下的心理防护》开播了,赵金芳老师本次带您分析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如何进行亲子教育。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每天接到很多家长打来的求助电话,疫情的恐慌和居家隔离带来的焦虑感越来越多。
钟南山院士发布:疫期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家长有必要学习一些实用的居家心理调试知识,帮助自己和孩子以及家人做好心理调试,呵护好身边人的心理健康,必要时向专业心理机构求助。
一、疫情下“家长群”
第一类:扶危渡厄,医者担当——一线医务人员
第二类:正常上班的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和岗位的工作人员。
①环境卫生、安全事业。如垃圾清除、污水处理、消防。
②交通运输(地铁、电车、公交车、出租汽车、停车场、索道、道路、桥梁)
③自来水、电力、天然气、热力。
④其他公共日常服务。邮政通讯、殡葬。
第三类:生活服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超市、快递、外卖。
第四类:宅家——大后方
今天的主题主要是面对第四类人员的,就是处于大后方的这部分人群。因为这部分人员才有时间和空间产生亲子冲突的,也有时间修复关系。
二、疫情下的亲子关系:
健康的——沟通良好、边界清晰、距离合适、指导恰当
不健康的——沟通不畅、边界不清晰、距离或远或近、强迫命令、冲突不断。
三、怎么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1.接受现实、面对现实,保持稳定的日常作息时间——制定一个相对严格的作息安排,保持自己走出舒适区的意志力,对于维持孩子生活的续惯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他们尚未形成对世界的认知,如何看待、理解和应对一个危险事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和立场;对于正在探索人生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想要超越父母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很多这个阶段的孩子也能够从各种网络媒体中获得疫情的信息,如何能够让孩子处理疫情信息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家长的正面引导也很重要。
深呼吸、心理放松、积极心理学技术(消极情绪转化技术)、科学认知、情绪管理。这样的修炼不但可以增加家长自身在应对危机事件时的理性思考态度,也是在给孩子示范如何在面对危险时保持冷静。
例如:上海女护士,妈妈上班,九岁女儿,画抗疫漫画。
2.积极防护、为所当为。培养孩子积极融入社会的能力。
问问孩子,有没有父母是一线医护人员的,有没有上了前线的,有没有父母必须上班的,了解他们与谁生活在一起,有没有可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关心、爱护。比如:拉一个群,学习和讨论的时候可以邀请同学参与。
关爱抗疫一线人员子女不仅是情感、也是责任。(微信关照、微信指导)。同时教会孩子学会积极人际关系的建立。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和领导能力。(能说会道≠夸夸其谈,懂得舍得、懂得身体力行、懂得家国情怀)
3.让沟通变得更加有意义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面之广,超过了大众的心理预期,这就势必引发了“心理恐慌病毒”的蔓延,无形中加重了此次疫情的危机性。但是,“危机”是不是一定就是坏事呢?其实未必。
“危机”一词传递了两层意思,一是:“危险”,二是:“机遇”。
抓住两个机会:
①共同学习和体验的机会: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学习内容也不同
学习心理学知识,更好的认识他人,了解社会。(比如隐瞒病情的人,主要是由于个人的认知偏差导致成百上千的人隔离)
学习对于大众都是陌生的科普知识(关于蝙蝠、穿山甲、果子狸、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病毒与细菌、为什么要做核酸检测?什么是临床诊断?)
②有效沟通的机会:分享感受,可以分享自己的担心、焦虑。甚至一些疑病、睡眠问题。
对于小学中年级以上的学生,带孩子了解病毒与细菌, 教孩子如何进行自我防护,召开家庭关于疫情的研讨会,讨论自制防护用具。
对于初中、高中的学生,可以讨论一些现实的问题,比如:假如家里人染病,如何救助?如何防护?
如果我们能够恰当的处理危机,那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对于孩子的人生可能会是一个机遇,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与成熟。
4.情感教育——培养孩子健康、乐观、坚毅的人格特质。
就时取材、就地取材。用新闻,培养孩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
5.生命教育——假如家人感染了,会怎样?会对你们的未来的影响?
灾难过后,愿大家都能成为一个有风险意识、有好身体、有思想、有爱、有趣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更好的我们!
直播地址:可以回看
http://www.lezhibo.com/mobile/activity/index?id=294ef059d49d43458b4fd93767491df1&inviter=b15efd17741941c68156a8a834601a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