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0351-2500326
人啊,认识你自己!”
“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说中最基础、最神秘的概念。 自古及今,人们总是关心和探索着在我们内心最深处所发生的事情。 一、“潜意识”是如何被发现的 当年,弗洛伊德作为神经内科医生,接诊癔症患者,在波洛伊尔的带领下,采用催眠术治疗。弗洛伊德发现,病人在催眠状态下能够回忆起平时似乎已经遗忘了的生活经历,特别是那些幼年经历的重大创伤事件;而且,在催眠过程中,一旦病人回忆起这些创伤经历,催眠过后,病人的癔症症状就立刻消失了。 后来,弗洛伊德在催眠术的基础上,演变出“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等治疗技术。弗洛伊德在使用自由联想技术时,让病人躺在斜靠背的沙发上,闭上眼睛,自由联想,这时,病人照样能够进入潜意识状态,发现潜意识的存在。这验证了潜意识确实是一种心理现象并客观存在。后来,弗洛伊德又增加了被Anna.O称之为“谈话疗法”的技术。弗洛伊德发现,一旦病人能够清晰地回忆起早年的创伤经历及其伴随情感,这些创伤经历从潜意识上升到意识层面,并且通过谈话疗法使病人能够说出来,这时,癔症症状就会立刻消失,而且是永久地消失。 潜意识,就是平时不被我们的意识所觉察的那部分心理活动。 二、潜意识的发生学及精神动力学 成年人的潜意识,曾经是儿童时期的意识。潜意识是既往生活经历在内心的存留。 生活经历,有愉快的和痛苦的两类。一般来说,痛苦的经历,特别是创伤的经历,会在内心刻得更深、存留得更久。 创伤,是环境的剧烈变化,特别是突发的、破坏性的刺激,让人产生难以承受的痛苦体验。这些创伤体验,就会沉在内心深处,形成潜意识症结。 在每个创伤的背后,都有因创伤而未达成的愿望、未满足的需要。这些愿望和需要,成为创伤体验不断地要在意识层面浮现出来的心理内在动力。而个体为了减少痛苦体验,总是对这些创伤经历进行压抑、排斥及隔离等(心理防御机制),不想让这些创伤体验和记忆随时在内心呈现出来,影响心情和其它心理活动。 弗洛伊德后来发现,潜意识中,除了具有创伤症结,还有大量被压抑的本能欲望,特别是性本能欲望。性本能,是顽强的内驱力,是心理内部的能量来源,推动着个体的心理活动及外部行为。 因此,潜意识可被定义为“不被意识所觉察、却被意识所排斥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包括既往的创伤经历和情感体验。 三、潜意识具有哪些心理特征? 1、潜意识的现象学特征:潜意识是不被意识所觉察的那部分心理活动。潜意识(本我)的心理特点是“遵循快乐原则,即刻满足,具有强制性,无法区分对象物”;潜意识对信息的加工方式,常见的有“象征、替代、割裂和缩合”,这些被叫做“初级(或基础)思维过程”(弗洛伊德的观点)。 潜意识里有很多的“原始意象”,人类由遗传所获得“智慧”(集体无意识),具有审美的潜力,甚至可能会有“共时性及对未来的预言能力”(荣格的观点)。 2、潜意识的本能或动力特征:压抑的防御机制,构成了潜意识的动力学主要特征。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本我(本能),是精神动力的发源地;潜意识中的情感和欲望,表现为人的非理性或动物性,是精神动力的来源;潜意识因果地决定着意识。(弗洛伊德的观点) 3、潜意识的自动化特征:潜意识往往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和理性的控制,具有内在的自发、自主、自由、自动化进行、流动着的特征,或者叫做“能动性”。这一特征更是被认知心理学所关注,比如,“自动化思维”、“内隐学习”、“图式”、“核心信念”等概念表述。 4、潜意识的主体特征:冷暖自知;潜意识欲望和需要是人的动机和目的,是个体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个体生存的内在依据。。(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科胡特,史特罗楼,等) 5、潜意识的关系特征:潜意识不仅存留着创伤症结和被压抑的欲望,还有内化的超我,更有内化的“人际关系”,所以,潜意识具有“关系特征”。(代表人物:荣格,沙利文,克莱因,拉康,科胡特,史特罗楼,等) 四、“潜意识”的不同哲学含义 1、本体论哲学取向中的“潜意识”含义 当初,在本体论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弗洛伊德把潜意识当作一个“实体”来看待,采用了“分析还原”的方法,遵循“因果论”的科学法则,去发掘潜意识的构成,探讨形成潜意识的内在原因,认为潜意识几乎是由生物本能决定的,潜意识作为原因,进一步决定着意识层面的心理活动。 在这层意义上来说,潜意识是一个名词(unconsciousness)。 与此相反,有的学者认为,心理只是一种功能(状态或动态过程),潜意识只是心理活动的某种功能属性,强调潜意识的“自动化特征”,认为潜意识不是一个名词,应该是一个形容词“潜意识的”(unconscious),或者是一个副词“潜意识地”(unconsciously)。 法国拉康学派认为,潜意识不是意识之外的另外某个东西,潜意识就是语言本身(或意识活动)所具有的一些属性或特征,潜意识不在语言之外或意识之外,而是在语言(能指链条)之中。 2、主体论哲学取向中的“潜意识”含义 主体论哲学阐明了“人是一切的主人、人决定一切”这一哲学的根本原理。主体论哲学将人类个体(self)区分和发展出“主体/客体”概念,“以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人们对潜意识的定义。潜意识中的需要和欲望,就成为人的行为动机和目的,特别强调和重视潜意识的主体特征;所以,弗洛伊德在采取因果论的同时,也采取“目的论”观点去建构“潜意识”概念。 以克莱因为代表的“客体关系学派”,则强调潜意识中存在着内化的早年“客体关系表象”;客体关系理论,虽然重视了潜意识中的“关系特征”,但是,却把潜意识的关系特征看作是内化了的“客体对客体”的关系,而对于个体潜意识的主体性重视不够。 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则更加重视人的主体感受(深层内心体验),强调“自我感觉良好”的自恋心理现象,重视潜意识中的“全能感和理想化自体”特征;在治疗技术方面,特别重视“深入共情(神入)”的操作技术。 3、主体间性哲学取向中的“潜意识”含义 当哲学从本体论到主体论,并进一步发展出主体间性哲学概念时,心理学包括精神分析学说,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与发展。 主体间性,或者叫做“交互主体性”。 主体间性是从拉康的关于能指链和潜意识的阐述中提出来的,拉康给了现代性的主体性以致命的打击。他认为,主体是由其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他性”决定的,即,潜意识在本质上是内化的他者(Others);这种主体中的“他性”,其实就是主体间性。 以史托罗楼为代表的“主体间性心理治疗”学派,认为“潜意识”是由主体间的互动而形成的、不被意识所觉察的“互动模式”或“经验组织模式”。在主体间性精神分析治疗操作方面,他强调了“主体对主体”的交互作用,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共同创作及主体感受的相互分享(主体间场)。 主体间性的哲学观,其实也强调和反映了潜意识所具有的“关系特征”,但是,更重视其中的“主体对主体”的关系特征。 4、后现代哲学取向中的“潜意识”含义 后现代哲学的思想源头,在哲学上可以追溯到尼采的那句名言:“重估一切价值”,在心理学上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虚假记忆综合征”的概念。弗洛伊德不仅重视因果论,还采取了目的论的取向;在精神分析理论和治疗操作中,不仅还原历史“真相”,同时也探讨“症状的心理意义”,包括原发获益和继发获益等。弗洛伊德所采取“目的论”取向,为精神分析迈向后现代的学术发展方向打下了伏笔。 后现代心理学,尊重每个人作为“主体”的个人感受,更重视人际关系的实际互动(或者叫做“关系学派”),强调语言(信息)对心灵的构建作用。以后现代心理治疗的观点来看,潜意识是个体在其所处文化环境及个人成长的人际互动、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个人经验建构体系”。后现代心理治疗的任务就是通过治疗师的参与,通过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言语对话”,对来访者固有的社会观念进行重构,即,建构新感受的过程,建立和发展新的、生动的、言语性经验,并形成言语表达的新版本。 五、“潜意识”概念的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 在精神分析理论,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和丰富之后,现在我们回顾“潜意识”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会帮助我们去设想:“潜意识”概念,将来会走向何方。 1、 突破弗洛伊德“潜意识”概念的局限性 弗洛伊德和荣格,把“潜意识”设想成是由生物进化而来的遗传本能,是一个“实体单位”。这样的研究视角,会造成他们对“潜意识”探索的局限性,其实他们是受到了本体论哲学思想的局限。 关系取向的精神分析学派,扩展了潜意识的概念。客体关系学派认为潜意识是内化的客体关系表象;拉康认为潜意识是他者的话语。 超个人心理学、超人本心理学、主体间性心理学,更是把潜意识看作个体与环境的一种关系,是个体与他人互动时的“主体间场”,是潜意识的“交互区”,是个体内在人性与外部表征之间的某些(信息)链接,相互融合,交相辉映。 后现代心理学则强调,潜意识是个体之间在互动中的语言(信息)建构,“你想着什么,什么就是你。” 2、 与东方文化结合,发掘“潜意识”概念 荣格在去世之前,读了一篇禅宗佛学的文章,他告诉一位采访者:“我觉得我们好像在讨论同一件事情,只不过是用了不同的词语而已。用不用词语‘潜意识’并不是起决定作用;关键是藏在这个词背后的概念。” 比昂也把潜意识看作是“O”,具有“空性”。 在中国的道家思想中,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冥冥中,人世间似乎总有一个“道”在隐约地制约和推动着人们的意识和行为,这或许就是中国人用另外一个词语,来描述内心的“潜意识”,“潜意识”具有不可言说的特征。 乔达摩佛陀(公元前563年),其教义的核心是“通过冥想(内观)练习,来提高对心理过程的认识程度。”可以达到Vipassana韦帕塞纳状态,即,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的体验是怎样形成的。这样做的时候,就能擦亮眼睛,揭示出内心隐藏的东西,给黑暗的心灵带来了光明。弗洛伊德,当初也是让病人闭上眼睛做自由联想,因而发现了潜意识。由此可以看到,人类关于“潜意识”概念及其探索的历史渊源;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与佛教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精神分析理论技术与佛教之间的相互融合、渗透、借鉴,整合与互补,肯定会成为精神分析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佛教认为,个体内心的最深处(“潜意识”)其实就是“空性”;通过坐禅和内观,可以体验到这种“空性”状态。坐禅可以达到的最大深度是“终极层面”:主客体的消失,一种“无我无他”的状态。因此,可以说“整个人类的过程是……作为一个人,本身所体验到的每个瞬间”(活在当下)。 一百多年来,人们努力地去发掘潜意识,所发现的潜意识内容越来越多。尽管从表面上看来,潜意识里似乎什么都有,其实,潜意识里又什么都没有(空性);当人们描述潜意识是什么的时候,描述得越来越多;可是最终却发现,潜意识其实又什么都不是。 潜意识具有“空性”,表现为潜意识以“不存在”的方式存在着(拉康认为这是一种“不在之在”)。 无论我们怎么去探索和看待潜意识,无论我们以为其有或无,其实,“潜意识”它一直就在那里。 3、更广泛的“潜意识”层面和维度 当一个家庭遇到灾难、受到创伤后,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回避触碰到这些家庭创伤,压抑了人性的表达,甚至造成代际传递,此时可以叫做“家庭(家族)潜意识”。 每个民族的文化,代表着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影响着民族的共同行为。在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其“不觉察的部分”,或者叫做“文化盲点”,也可以叫做“文化潜意识”,或者叫做“民族潜意识”。这个概念,虽然类似于“集体无意识”,但是,更强调了民族文化的潜意识作用。 人类在特定环境或特定历史时期,其公众行为,似乎也隐含着“潜意识”。例如国家之间展开的战争、疯狂的屠杀,失去理性的行为,也可以叫做“国家潜意识”。 当生存环境变化之后,特别是当环境的变化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时候,人们在意识层面可能并未完全清楚地意识到这些变化,但是,人们在行为方面会做出“潜意识”反应,这时,可叫做“生态潜意识”。 …… 六、结束语 对潜意识的探索,旷日持久。不同年代、不同学者,对于潜意识的探索所采取的视角不同,定义也有所不同。 为什么几百年、乃至两千多年来,无论国外还是国内,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探索“潜意识”?关于“潜意识”的探索,会让人如此着迷?这是因为,通过这样的探索,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身,“吾日三省乎己”,可以加深和拓宽对自身的觉察,提高觉悟,可以让每个人的心灵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获得人性的自我实现和解放。 有一位大连的同道,他特别热衷于参加精神分析动力小组的活动。他跟我说“学习精神分析,太好了!”我问他:“有什么好啊?”他回答:“每次精神动力小组结束之后,我们都去大吃大喝一顿。精神分析成为我们聚会的理由。” 我明白了,除了潜意识本身所具有的人性奥秘、诱人魅力,其实,所有学习和探索精神分析的人们,借助精神分析的言说,组成了一个“潜意识大家庭”,同道之间,亲如兄弟;在精神分析所表征的、特定潜意识语言的文化群体中,每个人凭着“潜意识(国际歌)的歌声,嗅着精神分析的味道,为自己找到了同志和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