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0351-2500326
世间万物,各行其道,阴阳和合,相生相克。
上帝让其死亡,必先令其疯狂。
如果没有了制约,这世界就无法伦理有序。
汽车不仅有发动机,还要有制动系统;驾车人不仅要踩油门,还经常要踩刹车。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想要达成愿望、满足需要,都必须对自身和环境进行掌控。
控制感(perceived control)是与客观控制(即环境与个人实际具有的控制条件)相对的,对于控制的一种主观的感知、感受或信念。
控制感,就是个体所拥有的“一切尽在我把握之中”的主观感受。
一、 个体“控制感”创建与发展
婴儿刚出生时,他以嘴巴吸吮妈妈的乳头,这不仅使口唇黏膜获得了“快感”,同时,也获得了一些基本的“控制感”,比如,孩子可以使劲儿地吸住妈妈的乳头不松口,以获取足够的乳汁。
孩子一出生,就有“握持反射”,即,把某个东西放在孩子的手心里,他会紧紧握持。
后来,孩子的小手可以抓握更多的东西,比如,抓紧妈妈的衣襟等。
孩子无论饿了还是尿了,只要一哭,妈妈立刻来喂奶或者换尿布,这时,孩子内心的“控制感”就更加的扩大了,甚至感到自己是“全能的”,任何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我只要一哭,什么事情都能解决。
孩子一两岁的时候,其行为会更加主动,可以形成更多的“自我掌控感”,对于眼前的各种东西,他都要去咬、去啃,或者,用手去抓去捏。通过大小便的训练,孩子逐渐学会了自主控制自己的大小便。通过照镜子,帮助孩子形成自我意识,对自己的表情动作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监督与调控。
年龄更大一些的时候,孩子要逐渐地学会,在某些特定场合,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是应该、必须去做的,哪些事情不应该去做。
控制感,总是伴随着“自主感”而发展,伴随着个体化的形成,伴随着个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伴随着自我独立意识的发展。
二、 “控制感”的主要成分
1、 控制他人:以情感或语言,引起他人的关注,让他人满足自己的愿望和需要;通过奖励或惩罚他人,促使他人做出行为改变,内心觉得“我能搞定这事儿”,“我能搞定他”。在这个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我“全能感”,提高了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优越感。
2、 控制自身:我的生活我做主;慎独;自我检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发展“勤奋、努力、克制”等个人意志,包括压抑和延迟满足,以实现自己的愿望,满足自己的需要;
3、 控制人际关系:让自己做一些事情,比如,“笑脸相迎”,取悦他人,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通过对人际关系的控制,实现自我价值感,抢占优势地位。
三、 控制感与精神病理学
人们常说:“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这是心理应激时的心理感受,感到未来难以预测,内心缺少安全感和控制感。
如果随机地点击白鼠,它就会变得很焦虑,出现行为应激。
焦虑症病人最担心:“万一我失去控制,我会……,疯掉的!”其内心具有“丧失自我控制感”的恐惧,感到无抓无挠、无依无靠。
躁狂发作的精神障碍患者,最喜欢去十字路口,指挥交通,以实现自己幻想中的“控制感”和“全能感”、“自我优越感”。
抑郁症患者,在患抑郁之前,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似乎他总是能够心想事成,随心如愿,可是后来,遇到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理想破灭,他就进入了抑郁情绪状态,感到自己很无力,失去了对自身及他人的控制感、全能感,无论自己怎样努力都无法保持或回复曾经的辉煌,他会感到愤怒委屈,甚至想要自身。自杀是他获得自我控制感的最后一道行为应对方法。
精神分裂症病人,常见会有一种妄想,叫做“被控制感”,认为自己的思维、情感及行为,被某种外力所控制,其实是他内心失去了自主感和自我掌控感的表现。
四、控制感与心理健康
每个心理健康的人,都生活在与环境的互动之中。
每个人如果感到外部环境是稳定的,即使变化,也是有规律的。这样,个体就会获得确定感、安全感,他只要按照客观规律去做事,就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意外或受到伤害。
个体的内在控制感越强,他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就越低,全能感、价值感和幸福感等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五、 控制感与主体间性
人遛狗,狗遛人;人开车,车开人;
老板解聘员工,员工辞职老板;
男人通过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欲取之,必先予之;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
现代人普遍处于相互制约和相互控制之中。
在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在寻求着自身内心的“控制感”,所以,两个人之间就会形成了现实层面的相互控制,相辅相成,相生相克。
每个人都喜欢这样想:“他得听我的”,“我能搞定他”。
在人际互动中,有的人是直接控制他人,比如,通过权力或利益,命令或雇佣、指示他人去做某些事情;还有时候,会采取威逼利诱的方式,包括更隐蔽的方式,借刀杀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还有一些人会通过控制自身而改变他人,最终获得“控制感”,比如,“我一定要努力学习,让别人喜欢我”;“我一定要表现得乖一些,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等。
每个人,在人际互动中,通过控制自身或对方,让自己的愿望得以达成,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际控制感的内心动力源。
人际关系中的相互控制,在控制中,各自达成愿望、满足需要,实现了“主体间性”。
六、 控制感与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集体主义”文化。
电话:4000535833 E-Mail:747180896@qq.com
公司地址:长风西街千峰南路口梅园千峰小区一号楼四单元3002
Copyright©2015-2016 灵悦心理咨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天祥科技晋ICP备14007959号-1